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
馆内收藏的展品《青衣》
馆内收藏作品《三友》
提到宁波的创新128园区,知道的人八成会说,那里都是开公司、做项目的。殊不知,在这片建筑格局几乎一样的小楼中间,藏着一栋民办博物馆。 9-68号,外墙上的四个篆体字“锦绣一生”,含蓄道出了这栋四层小楼的独一无二。这里是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。
步入小楼,内里大有乾坤,宁波典型传统手工艺“三金一嵌”中,女性色彩最浓的一“金”——金银彩绣,正在这里绽放着璀璨的艺术之光。□记者 余晓丽 摄影 记者 高远 想听故事? 鉴真东渡带走了实物 小绣品的历史蛮悠久 “斟古酌今,裁云剪月,奇花异草,妙笔神针”。 著名学者赵朴初对金银彩绣的这句赞誉,让很多人知道了宁波有这么一门精妙技艺。
不过,宁波金银彩绣的华贵和典雅,要看过实物,才真的有感触。 传承馆,位于金银彩绣艺术馆一楼,这里悬挂着一幅镇馆之宝——《甬城元宵图》。大红缎子做底子,绣着一幅热热闹闹的老宁波风情。 三米多宽的长卷上,能找到城隍庙、天封塔、状元楼、缸鸭狗、昇阳泰等十多处老宁波地标;舞龙、舞狮、马灯、台阁、唱戏、杂耍,各种旧时节庆的娱乐活动;还有酒楼、茶肆、画舫;集市里,身着古代服饰的男女老幼,在吃饭、看戏、摆摊、玩耍、逛街……如同一幅宁波版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金线、银线、彩线的交织,在灯光下,呈现出一种金碧辉煌、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。 “我们要表现的,就是一种‘江南富庶地,甬上和谐城’的宁波风情。”现年46岁的馆长裘群珠,也是这幅中国民间文艺“山花奖”获奖作品的创作者之一。她说,这幅金银彩绣作品运用了传统的盘金、盘银、垫金、包金等技法,以及米字针、的针、十字针、散套针等近百种针法,由5位创作者,耗时两年多完成,是艺术馆近年来的代表作。 说起这小小绣品,历史可是长长的。
据记载,唐代的著名高僧鉴真,曾在宁波阿育王寺居住过,在他东渡日本时,带去了诸多中国工艺品,其中有一幅金银彩绣的“千手佛”绣件。这幅“千手佛”至今仍在日本珍藏,是目前存世最古老的金银彩绣实物。 宁波自唐宋以来,就有了“家家织席、户户刺绣”的传统。金银彩绣的工艺在不断传承中,发展得越来越丰富,主要应用于官府、民间喜庆、服饰、宗教、室内陈设等。到了清代,宁波城内外,尤其是今天的鄞州区一带,出现了很多刺绣教坊、官营绣坊,以及民间的绣衣、绣庄和写花店。 想找文物? 老绣件广泛搜集 新作品多方创新 在博物馆的三楼展厅里,有不少晚清、民国时期的绣件,都是民间气息很浓的文物。 有用金丝和彩线绣着花鸟图案的儿童服饰,绣着“福”、“财”等字样的杯垫,以及古朴的博古装饰画等等,从这里,能看到很多旧时宁波大户人家的生活缩影。 裘群珠说,这些绣品,都是她从民间搜集来的,前前后后历时十余年。她收藏的绣品主要是宁波地区的民间用品和宗教用品,包括家居饰品、儿童服饰、戏曲服饰,寺庙中使用的经幡、桌围等等。 一开始,她是一边打听一边收,后来收藏出了名,就有不少人主动拿了旧时绣品来请她收藏。
目前,金银彩绣艺术馆中,展品藏量逾五千件,其中四成来自裘群珠的收藏。她说,对于有年代的绣品,她几乎什么都喜欢,什么都收,不知不觉就越收越多了。 相映成趣的是,同一间展厅里,只消一转身,一眼看去,便全是金光绚烂的现代作品。右手边,是厚重的岁月,左手边,是新潮的古韵,蛮有意思。 可以看到,创新的痕迹是很浓的。比如,金银彩绣典型的“胖绣”,是一种在画面特定局部填入棉花,表现立体感的绣法。在三楼展厅,有一副晚清时期的仕女图,画中女子的鼻梁部位就用到了这种绣法,力图达到形似。而在同一展厅,有一副曾获省工艺美术展金奖的《青衣》,表现的是一个京剧青衣的脸部特写,她头上熠熠生辉的珠冠,也用了胖绣技法。从侧面看,每一颗明珠都圆润地突起,不仅形似,还十分传神。 想学非遗工艺? 安静的绣坊里 传承在无声地进行 目前,宁波金银彩绣已经是国家级非遗,拥有许谨伦、史翠珍、裘群珠等几代非遗传承人。这座艺术馆就是传承基地,记者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薪火相传的生命力。
在艺术馆一楼,有一间宽敞的绣坊。记者轻轻步入,只见几排长长的绣棚间,坐着七八位正在专心刺绣的女性,有五六十岁的老师傅,有三四十岁的中青年,还有两个二十出头的小姑娘。 坐在绣棚第一排的,是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史翠珍。她微微低着头,正在绣一朵牡丹,下针精准,手眼灵活。她一边绣,一边告诉记者,自己从16岁开始学刺绣,已经绣了50年。这幅作品是客户下单定制的,据说是看中了艺术馆二楼的《百鸟和鸣》,要绣幅一模一样的。 记者刚欣赏过那幅大型金银彩绣,绣着以凤凰为主体的128只各类鸟儿,色彩绚丽,很有气派。这是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的金奖作品,也是史翠珍的代表作。 裘群珠坐到史翠珍身边,熟练地穿线、下针,一起绣了起来。她说,即使是五六个绣工一起做,这样一幅作品起码也要制作两年以上,先用彩线打底,再在彩线基础上盘金、填金。金银彩绣工艺之繁琐和精细,都是这么一针一针出来的。
在绣坊一角,76岁的吕韵华,正在绣一幅《年年有余》。绣棚对面坐着她的女儿,47岁的缪亚娜,她正仔细观察着画面配色。母女俩都是从参观者变成了参与者,已经在艺术馆学了两年刺绣,只要天气好,她俩一周五天从海曙区的白云小区赶来学习。 绣坊另一边,两位大三女生正在学习绷绣棚,将刺绣用的布料绷紧在木质棚架上,这是学刺绣的第一课。两个女生一个叫杜清清,一个叫冷丽楠,都来自宁波城市学院的多媒体设计专业。两个月前,她们因专业需要,正筹备一部反映传统手工艺的纪录片,来金银彩绣艺术馆踩点。金银彩绣的美,让她们过目不忘,于是趁课余来接受传统文化熏陶。
●发展方向 做博物馆衍生品
时下,衍生品成了人们在游览博物馆之余,很感兴趣的项目。和通常意义上的旅游纪念品不同,博物馆衍生品更具文化内涵。 在金银彩绣艺术馆的衍生品区,记者看到了不少日常可以使用的绣品,比如围巾、手包、餐巾、餐垫、靠枕等等,既漂亮又实用。因为纯手工工期长,在制作日用品时,花型和绣法相对简约一些,但是文化内涵还是满满的。
“我一直有个理念,要把手工艺的艺术价值变成生产力,做产业链。”
裘群珠身上有着商人的果敢,身为金银彩绣区级非遗传承人的她,一边也计划着做大文化产业,2013年已争取鄞州区政府支持,划拨土地100亩,预算投资1个亿,在天宫庄园近旁,建造一流的金银彩绣艺术馆新馆;一边整合全国的刺绣工艺,集中于宁波鄞州,让全国的刺绣小作坊集中化、商业化、产业化。
裘群珠和史翠珍很自信地说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传统手工艺的光芒是掩藏不住的,金银彩绣的文化之美很有生命力。 放大 缩小 默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