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由鄞州金银彩绣传承基地精心绣制的省级“非遗”鄞州金银彩绣作品《甬城元宵图》,在第二届中国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“天工艺苑杯金奖”,这一成果,为鄞州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和弘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。 宏篇佳作 走进鄞州金银彩绣传承基地,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有着浓郁地域风情的《甬城元宵图》。由鄞州金银彩绣的传承人史翠珍、张世君、沙珍珠、陆亚菊等创作的该作品,将250余名人物的欢庆热闹场面跃然于绣品画面,融入了宁波地域文化特色,展现了老城厢内的城隍庙、天封塔等胜迹;有状元楼、缸鸭狗、升阳泰等百年老店;灯会抬阁穿巷来,舞龙舞狮当街闹,唱戏杂耍聚众乐,马灯高跷惹人喜;画舫鼓乐齐鸣、酒肆食客满堂……生动展现了宁波府百姓同庆元宵的宏大场面。 “为更好地表现出画面的气氛,我们这幅作品几乎体现了金银彩绣的全部工艺,在刺绣技法和表现手法上融汇古今,运用鲜花绣、网绣、盘金绣、盘银绣、打籽绣等20余种技法。仅金银线、彩色丝线就达数十种,共费时2个月1000个工时才完成。”鄞州金银彩绣有限公司张世君说。 保护与传承 张世君是参与《甬城元宵图》的五位绣工之一,受母亲影响从小就喜爱刺绣。她告诉记者,学刺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也不是三分钟的热度,讲究的是耐心和静心。“初学者要先学打空针,接着学斜针、直针、罩花,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把全套的刺绣手艺学会。”和基地里从事金银彩绣事业的手工艺人们一样,为了使金银彩绣能更好地传承下去,张世君始终致力于金银彩绣的保护与发扬,积极培养和发展金银彩绣的传承人。“目前基地已在全区发展了200多名民间热爱金银彩绣的手工艺人,在展厅里的很多绣品都来自她们之手。通过我们近几年的发展,现在会金银彩绣的手工艺人不再都是农村里的中老年人,很多城里的年轻人也都喜欢上了刺绣。”张世君说,目前基地已与东钱湖旅游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把喜欢刺绣的学生召集起来,并由金银彩绣传承人为学生定期上课、传授技艺,在学生中培养一批金银彩绣的爱好者。 金银彩绣艺术馆马上要落成了,目前正在装修,预计今年8月即可投入使用,艺术馆内既有生产和研发部门,还有演示厅和展示厅,届时喜爱金银彩绣的市民,可以到现场观摩,动手学习刺绣。 走市场化之路 对于如何发展好金银彩绣,张世君认为一定要走市场化之路。她很看好金银彩绣的市场,如婚庆、宗教、日用饰品、室内装潢等,都可加入金银彩绣元素;特别是还可以运用到服装上,不光是传统的服装,我们平时穿的服装都可以运用金银彩绣加以点缀。“现在我们基地已在生产金银彩绣手机挂件、车饰挂件、桌椅套等工艺品,很受市场欢迎。下步还将在市内开设门店,借鉴十字绣的市场推广模式,发展民间刺绣爱好者,使更多的人爱上金银彩绣。” 目前,文化部网站已正式发布《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》,鄞州区金银彩绣项目进入公示名单。这意味着我区继梁祝传说、朱金漆木雕、骨木镶嵌、宁波走书后即将拥有第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。
|